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对于不少基金投资者来说,眼下又到了艰难时刻。在普涨行情中,赚钱似乎非常容易,不假思索地买入就是了。但如今看着缩水的账户,猛然发现赚钱远没有想象的那般容易。
实事求是地说,投资者买入基金后遭遇亏损,同持有期间的市场走势、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销售渠道的投顾水平、基金申购赎回的时点等因素都有关系。但如果追溯到投资基金这一过程的起点,则是投资者买入基金这一行为本身。
【资料图】
大家在日常消费尤其是购买大件商品时,往往会多方比较。例如,要买一个冰箱或者微波炉时,会去看其他消费者的测评,想要买车的时候也会询问周围人的意见,买房之前会仔细研究,旅游前会查查相关的旅游攻略等。但在买股票这件事情上,大家可能只是在公交车上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便决定把自己半辈子的积蓄都投入进去。
同样的道理,在基金投资上,首先要对所买入的产品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在选择基金产品时,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收益率、投资期限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如今全市场基金产品数量已经超过一万只,是沪深上市公司数量的两倍多,要买到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可谓“万基挑一”,难度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部分股权,买股票前要对背后的公司进行研究。基金投资中有句行话: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投资者在买入基金产品时,同样要了解背后的基金经理,从其投资框架、操作风格、历史业绩等方面予以多方评判。
特别要注意的是,市场运行具有很明显的周期特征,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由于投资者大多是后知后觉的,当市场开始追捧某个基金经理时,很可能行情已经到了中后期。
隔行如隔山,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能真正了解自己所买的基金产品并不容易,这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幸运的是,在资讯非常发达的今天,在很多公共投教平台上,以及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的官网上,投资者都可以轻松地获得投资基金的相关知识。
在掌握基本的投资常识后,还要敬畏常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加重要。查理·芒格说过,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儿,我就一辈子不去那个地方。对于投资来说,避免犯错至关重要。例如,不在市场亢奋期追高买入、不要买入规模超大的基金、不要在市场高点买入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等。
不管是海外成熟市场还是A股市场,都在不停地重复着类似的投资常识: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买自己能力圈内的东西、规模是业绩的敌人、长期超高收益很难持续、“这次不一样”是最昂贵的一句话等。
事实上,就整个社会而言,古往今来,常常是懂行的人赚不懂行的人的钱。要想获得好的投资回报,投资者自身需要具备基本的投资常识,这非常重要,也是常识。
过去几年来,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映射到投资市场上,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自己投资的第一责任人。要想在投资战场上有所斩获,就需要掌握基本的投资技能。
常识告诉我们,在无人问津时买入,未来大概率会获得较好的回报。眼下,市场多个底部信号接连出现。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当前所需要的是逆向而行的勇气。
悲观者睿智,乐观者获利。在无人问津时,做一个乐观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