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型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副题)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卢越)6月26日是第36个“6·26”国际禁毒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我国毒品犯罪形势特点。2018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数量持续下降,新型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
2018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数量持续下降。毒品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8.35%降至2022年的3.59%。案件分布地域化特征明显,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排名前10位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
源头性毒品犯罪呈现新态势。国内规模化制毒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传统重点省份制毒活动持续大幅萎缩,制毒犯罪逐渐呈现地域分散化、规模小型化、流程分段化等特点。末端毒品犯罪大幅下降。近5年,随着我国吸毒人员数量逐年下降以及戒毒管控措施不断加强,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萎缩。
此外,新型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涉案毒品呈现传统、合成、新型毒品“三代并存”格局,且新的替代滥用物质不断出现。犯罪网络化、智能化特点突出。毒品犯罪网上和网下交织更为紧密,“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式犯罪手段逐渐成为毒品贩运新的常态,利用GPS定位追踪监视运毒的案件增多。
各级人民法院依法严惩走私、制造、大宗贩卖等源头性毒品犯罪、具有武装掩护、以暴力抗拒查缉等严重情节的毒品犯罪以及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侵害青少年以及危害农村地区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并更加注重从经济上制裁毒品犯罪。同时,人民法院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罪行较轻或者具有从宽处罚情节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兑现政策,做到宽以济严、罚当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