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 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 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资料图片)
NO.1丨壹
片区介绍
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位于滨湖科学城北部,跨长丰和庐阳两地,未来将集中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群和交叉前沿研究平台,总面积19.2平方公里。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为了打造“最美科研圣地”,确定六大功能片区。其中,包括大科学装置区、成果转化区(南园+北园)、科学小镇(南园+北园)、科学服务区、科学岛、预留区和生态用地。
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共布局建设8个大科学装置设施。其中,已建3个,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已建成使用;聚变堆项目园区工程已完工。拟建4个,雷电防护试验设施、合肥先进光源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年内启动建设;SK国家实验室、聚变能紧凑燃烧等离子体装置(BEST)正在选址立项。
设计初始阶段,审视与思考构建合肥理想空间格局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中心引领、两翼齐飞”框架下,明晰四大象限城市空间的定位与结构,其中西北象限以“双湖生态源+基础科学源”双源融合,发挥“生态+科学”的价值,激发风景中的原始创新能力。大装置区与科学岛联动形成未来大科学城原始创新的“发动机”,以创新策源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创新升级,从而助力合肥全域创新之城的持续发展。
未来大科学城地处合肥西北象限,拥有“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双湖生态资源,生态敏感度高;域内受基本农田、生态红线、水源保护区等诸多限制,因此本次城市设计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底线思维,通过科学合理谋划,探索紧约束条件下的空间布局。
规划通过科学家小镇的策划与建设,重点布局文化、教育、商业、休闲等功能及场所,形成相对集中、高混合度的小镇中心+居住组团+研发单元的布局模式,营造自然互联、开合有致的空间形态。穿行于林田之间的灵感小径与散布于科研生活单元之中的各类灵感场所,为科研社群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非正式交流与激发创想的空间。城市设计以谦逊的姿态审视场地,在保护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的基础上,让科学装置与科研单元镶嵌在连绵的林田绿野之中;因地制宜,因势生景,适应合肥四季变化的林田景观,为严谨的科研群落带来了诗意的四季景象。
NO.2丨贰
片区配套
三年来,中规院深圳分院与合肥市规划院作为规划编制团队,为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科学装置的选址与落位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服务,如今大装置区主干道三国城路已建成通车,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能源研究院已经建成。
前期,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精心组织完成了大科学装置集中区配套道路谭岗路、杨岗路、雷俞路等6条道路方案设计审查工作。新桥机场S1号线岗集地段已经开建,拟建四里河高架等工程,都从实际层面证明了官方的意志,提升片区的交通配套,拉近装置区和市区的空间距离。
教育资源方面,安徽农业大学大杨镇庐阳校区规划图曝光。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筹建。项目位于庐阳四里河板块,占地1509亩,学校的教育规模相当大。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安徽农业大学的实力,对其未来发展大有裨益。该项目总投资6.25亿元,资金实力雄厚,也将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根据官方消息,45中和南门小学科学城校区选址确定就在大科学装置区!拟建的45中科学城校区位于合淮路与开拓路交口,拟建的南门小学科学城校区位于开拓路与护林路交口。南门小学和45中可以说是合肥顶级学区了。
至于生活配套部分,则主要集中在科学家小镇内以及相邻的长丰县岗集镇的居住区内,这里已经有世茂、中梁、新城、中国铁建、祥源、华地等一众房企进驻,不仅带来了优质商业、居住项目,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也提高了该片区的整体建筑形象,提升居住品质。
NO.3丨叁
片区市场
大科学装置区主要包括庐阳三十岗乡和长丰岗集镇两个区域,不过三十岗乡目前尚无商品住宅项目,所以市场暂以长丰岗集为例。
回看市场,长丰县今年预计出让12宗地共1350亩,主要分布在北城、下塘、岗集和吴山四个区域。
近6年长丰县年均供应126.1万㎡,年均成交108.8万㎡,供应成交率为86.3%。而今年到目前为止,长丰县尚未成交地块。
长丰县近6年新房成交走势先扬后抑,2022年受疫情和行业遇冷双重影响,成交量价下滑。2023年1-7月新房供应29.2万㎡,成交面积27.5万㎡,成交均价9436元/㎡。
岗集板块当前项目主要集中在合淮路与魏武路交口附近,目前存量3039套房源,月均流速42套,去化周期约72.4个月,去化周期较长。
NO.4丨肆
结语
从东部新中心到西部运河新城,从骆岗公园到新桥科创示范区,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与活力。
大科学装置是开展基础研究的利器,科学城则是其重要承载空间,建设科学城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赢得未来的制胜之道。合肥今后将聚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创新人才汇集地,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名城,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再到“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合肥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在这座城市的西北,这片1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未来大科学城正加速崛起!